亞太旅遊醫學會


Asia-Pacific Society of Travel Medicine
產品分類

2022社區醫學和旅遊保健 二

 2022社區醫學和旅遊保健二

 
一、前言和背景
社區生活休閒時代的來臨,人們不再甘心做一隻忙碌的工蟻,終年只是埋首工作,想要找到自己的生活情趣,因此會利用年假,出國或到其他社區或出國外地旅遊,增廣見聞,調劑身心。
不過,旅遊出門在外,很容易因為身體不能適應新環境,產生不舒服的感覺,髓然毛病可能只隨著時間,就可以自行痊癒,但在旅遊過程中,卻帶來很大的困擾,一般而言,旅遊時常見的問題有以下的六大旅遊症。
 
二、六大旅遊症候群
常見的旅遊症候群包括有以下六項
1.旅遊腸胃病
有時到新環境時,會對當地氣候、地理、水質與飲食等條件不適應,特別是當地土質、水質中微量元素含量不同,容易引起胃腸不適、胸悶腹脹與腹瀉。這種腹瀉多是非細菌性的,一旦轉移他處,人體生理功能恢復,症狀自會消失,但要注意,如在旅遊中因飲食不衛生,或暴飲暴食而引起胃腸急性炎症,產生嘔吐、腹瀉、水瀉或有少量膿血、發熱等症狀,就必須及時到醫院治療。
2.旅遊暈動症
有的人在旅遊中乘車、坐船、坐飛機會出現暈車、暈船、暈機等現象,這是調整人體平行的前庭器官超過了適應能力,醫學上稱為「暈動症」。當旅客處於空腹、過飽、酒過、空氣混濁、過度疲勞、精神緊張等狀況下,特別容易發生暈車暈船現象。
預防方法試圖中部要吃太飽,也不要挨餓,並少吃甜食和油膩之物;最好選擇較前面的座位,以減少顛簸;車窗內應注意通風,盡量不要看近處迅速移動的景物。頭暈時可在額角等處塗上少許的清涼油,也可在上車前口含生薑片,預防噁心嘔吐。
3.旅遊日曬症
旅遊者在接近赤道的東南亞不戴遮陽帽子,太陽的輻射熱和紅外線穿透顱骨,會造成日曬症。日曬症的症狀為體溫不高,但出現劇烈頭痛、頭昏眼花、耳朵嗡嗡作響、皮膚乾燥、噁心嘔吐、煩躁不安;嚴重時意識喪失、痙攣、心肺功能不全、暈厥,甚至有生命危險。
4.旅遊步行病
不少人喜歡徒步旅遊,或長途旅遊。但一天走下來,易引起兩隻小腿到足背都腫脹起來。甚至有些人是扁平足、或患雞眼、胼胝,在走路後足跟疼痛,步履難行;而有些人腳底和鞋底長時間摩擦,或穿硬質的新鞋,使腳趾、腳跟與腳底長水泡;有的人在登山疾走時,還會產生腿肚抽筋的症狀,這些統稱為「旅遊步行病」。預防的方法是避免長時間連續步行;穿著的鞋子要柔軟、舒適、防滑,盡量多休息並以熱水浸泡舒緩酸痛,並進行小腿按摩。
5.旅遊失眠病
每個人睡眠前都有自己的「前奏曲」,譬如有人要刷牙或看書報等對於睡眠的環境,如房間、床鋪、被褥、枕頭等也都會產生條件反射,一接觸這些東西,便會引起睡意,而旅遊者要經常改變環境和作息時間,打亂睡眠的「前奏曲」,對於一些適應性較差的人來說,就可能引起睡眠。
另外,如寢室環境嘈雜,等光太亮、蚊叮蟲咬,或者枕頭太高太低,被褥蓋得不適,不放心周圍的環境等等,都會引起失眠。預防的方法是盡可能與平時一樣,定時就寢,最好不要中斷睡前的習慣,如刷牙、散步、看書報等。
睡前不喝茶,不抽菸,做好防蚊滅蟲,如為集體旅遊,盡量與同遊者按時就寢,保持環境安靜,如果翌晨需要早起,可善用服務員按時叫醒,以免擔心誤點而睡不好,另外,在睡前洗個溫水澡,或者用熱水跑泡腳,上床前檢查儀下被褥、枕頭,使厚薄高矮適度,然後棄除雜念,全身放鬆,比較容易漸入夢鄉。
6.高山旅遊症
一般人到高山或高原旅遊,容易出現「高山旅遊症」,症狀有劇烈的頭痛,脈搏增快,呼吸短促,猶如混水魚缸中的金魚,需要張口不停地呼吸喘氣。這是由於隨著地勢增高,空氣稀薄,氧氣減少,使人缺氧所致。因此,去高原旅遊之前,必須先檢查身體,確認身體可負荷在前往高山;另外,如患有心肺和重要器官疾病者,不宜上山,以免發生意外。
 
三、結語
社區民眾到了新環境,可能對當地的氣候、水質與飲食等條件,產生不適應的現象。特別是旅遊地點的土質、水質中微量元素的含量,與自己家鄉的不同,如果不能適應時,就容易引起非細菌腹瀉。這種腹瀉會隨著生理功能的恢復而自動痊癒。但要注意的是,如在旅途中因飲食不衛生,或暴飲暴食而引起急性腸胃炎,產生嘔吐、腹痛、水瀉獲少量膿血、發燒等症狀,則應及時到旅遊地附近的醫院治療,在旅遊前、中、後亦應適當補充益生菌或喝優酪乳、優格等,增加腸道免疫力,避免腸胃病作怪。